欢迎访问上犹党务公开网!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要闻导读上犹要闻

【回眸2021·科技创新】科技赋能,助力上犹高质量发展

文章来源:上犹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: 2022年01月24日 15:44:55
 

2021年,上犹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,提升科技创新能力,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能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步伐,为上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。


回眸过去一年,一组数据生动呈现:全年主攻科技创新重点项目10个,总投资9.09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4.26亿元,10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,已完成投资7.206亿元,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69.15%;全县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.65%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8%,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30%以上,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.8698亿元;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.37件;新增小巨人企业1家、独角兽和瞪羚企业1家、专精特新企业5家、高新技术企业7家。

引领企业创新,科创平台建设多点开花

创新就是生产力,企业赖之以强,国家赖之以盛。

上犹积极搭建政企学研平台,鼓励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建立创新平台,有效推进科技研发与生产一线紧密对接,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。

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。上犹现有院士工作站1家,江西海智计划工作站1家,省企业技术中心2家,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4个,市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,市级创客空间3家,创业孵化基地1家,新增2个省级创新平台,晨光稀土、海盛钨钼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。

“可以肯定地说,安全头盔研发检测中心落成启用后,将为我们企业源源不断地注入科技创新的新动能。”赣州溢联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在上犹县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,该公司目前正在打造安全头盔研发检测中心,已完成主体厂房建设、人员设备进驻工作,建成后,将极大助力企业安全头盔产品的质量提升。

赣州溢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安全头盔、智能头盔、儿童安全座椅等产品,作为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本地企业之一,已成为全球安全头盔前3强企业,拥有各类专利及注册商标50多项。据了解,目前该公司设计产能每年800万顶,年均产值可达3亿元。而科技创新正在为该公司的生产安全头盔产品赋予更多的附加值,溢联科技有望成为安全头盔领域的第一家上市企业。

围绕玻纤复材首位产业,江西省玻纤复合材料检测中心和电子级玻纤布产品研发、安全头盔研发检测中心、京禾纳米研究院项目等高新技术平台数量不断增加,助力联动集群效应正在逐步显现。

加大政策扶持,创新生态环境日渐优化

上犹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,为鼓励企业提高创新能力,出台《上犹县支持重点骨干工业企业做强做大的若干扶持政策(试行)》,持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、专精特新、专业化“小巨人”、制造业单项冠军增加研发投入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扶持力度;加快政策奖补落地,通过简化申报补助流程,提高服务质量,促进传统产业优化提质……

随着科技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,“磁吸”效应渐渐显现,一批企业加大科技研发、技术攻关投入,在创新领域取得突破。例如,上犹京禾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西龙泰新材有限公司、江西乐丰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广泛合作,在材料改性、茶油提炼、生物医疗、家具喷涂、卫浴电镀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成果应用,助推江西龙泰新材有限公司产品升级并成功获评“小巨人”企业,创新成果得到有效转化。

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,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。上犹充分利用教育部对口支援优势,聚焦人才这个“第一生产力”“第一资源”,狠抓招才引智工作,厚植人才沃土,用心用情留人才,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,大力打造“贤者来、来者悦”的人才发展环境。

“为了在铅酸蓄电池领域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,我们坚持逐年在科技研发上加大资金投入,并与厦门大学建立战略合作,聘请专业人才团队帮助我们进行技术攻关、解决技术难题,不断开发科技含量更高、更有市场竞争力的蓄电池产品。”和润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。

202112月,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——江西和润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成功落户上犹,开启了上犹县与国内高水平大学携手、借帆出海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。

此外,上犹县各重点企业在教育部挂职干部的帮助推动下,积极与清华大学、中南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知名专家团队建立联系,深入推进校地、校企合作,让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有平台、发展有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