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上犹党务公开网!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部门动态宣传工作

上犹籍作家李伯勇:一颗恒心 书写乡愁

文章来源:630播报 发布时间: 2023年08月17日 17:13:17

近日,中国作家协会在山东临沂召开“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”推进会,确定了9部作品作为“名刊名社拓展计划”重点推进,其中上犹籍本土著名作家李伯勇的长篇小说《别人的太阳》入选。作者是如何创作这部小说的?背后又有哪些感人故事呢?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部小说背后的创作故事。

李伯勇,今年75岁,上犹县人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代表作有《旷野黄花》《父兮生我》《轮回》等,而说起他写长篇小说《别人的太阳》的起源,还要从1968年那个秋天说起,当年仅19岁的李伯勇,作为知青下放到上犹县黄埠镇龙头村。作家 李伯勇:不但下放,而且做了房子,还讨了老婆生了小孩,我的父母还跟着我来住。就对这个村很有感情。

在黄埠镇龙头村生活12年后,1980年李伯勇回到上犹县城工作。1989年,李伯勇受路遥、贾平凹等作品的影响,萌生了以他下放的龙头村为背景,写一部以乡土生活为主线的长篇小说的念头。并将这一想法变成现实。于是,在工作之余,李伯勇坚持笔耕不辍,在家里常常能看到李伯勇独自一人在房间绞尽脑汁伏案写作的身影。从构思到创作再到成稿,历经四个月,李伯勇就写完了32万字的长篇小说《西边日头东边雨》。作家 李伯勇:我说我也以这个乡土为背景,写一个长篇小说,写好了第一稿就是《西边日头东边雨》。

可当他满怀信心将这第一稿寄给出版社后,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。作家 李伯勇:这个编辑也给我看了,看了他说你这部长篇(小说)还不成熟,达不到出版的标准,结果就摆下来了。

但李伯勇并没有因此而放弃,查阅资料、走访乡村、寻找灵感.......二十多年来,李伯勇一直对长篇小说《西边日头东边雨》不停地进行修改。2015年,当时在北京开会的李伯勇,通过几位同行的推荐,把修改后的小说再次向出版社投稿。作家 李伯勇:有几个老师也热情的,向上海的、江苏的几个出版社推荐,最后都不成功。就是正因为在不成功的情况下,我还修改了三次,我一定把这个小说要搞的尽善尽美。

2015年投稿失败后,李伯勇又对小说进行了多次的修改,并最终将小说的标题确定为《别人的太阳》。2019年,江西省作协通过了这部小说的审核。历经33年,做了八次稿件的修改后,最终确定今年8月正式出版。作家 李伯勇:老天不负苦心人,到了2021年的12月,我就把第八稿寄过去了,省作协又跟百花洲出版社联系,定了这个合同,就由百花洲出版社开始出版。

据了解,长篇小说《别人的太阳》以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赣南农村为背景,以清溪村张家父子背负家乡的“流散”命运颠簸为主线,以农民陈继雨追求农耕梦的兴衰为副线,以张万良、郭匀秀默默守护原乡精神为隐线,“三线”交融,揭示乡土空心化、乡民流散化这一历史趋向和生活现实,呼唤乡村重建。关注的是青年人的出路及发展问题,乡村的困境及未来。

作家 李伯勇:我想表达的呢就是这个乡村,还要青年人来建设,即使你在外面打工的,你都还要回到原来这个地方,把这个农耕梦变成现实。